小型体育公园建设要求标准 ,小型体育公园建设要求标准最新
当我们讨论小型体育公园建设要求标准,大家可能都了解,有朋友问小型体育公园建设要求标准最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朋友们一起来了解吧。
公园绿地率标准
1、不大于0.2。根据查询建设部《公园设计规范》得知,公园绿地容积率不大于0.02,建筑密度不大于0.02,绿地率不小于70%,所以公园建筑密度不大于0.2。
2、征求意见稿提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四十五,绿地率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八,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得低于十二平方米。
3、公共绿地布局合理,服务半径达到500米(1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的要求;城市绿化覆盖率40%、建成区绿地率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
标准体育馆建设有哪些要求?
体育场馆的建筑密度与其功能、使用人数、安全标准等有关,因此没有一个确定的统一标准。不过,一些国际体育大赛的组织方通常会发布相应的规定或建议。
体育馆二层设有主比赛场,平面尺寸为43×35m,净高13m,场内可设置活动座椅450个,能适应不同比赛要求。在东西主看台下设有夹层空间,便于观众中途休息。在观众休息厅配有小卖部、男女卫生间等。
体育场馆建筑有哪些设计要求?体育馆采用自然通风换气、及采光方式。保证今后日常体育教学,必须有足够的室内场地。如:场地架空的形式,把主场设在第二层,场下做成半场下的风雨操场。(1)看台下空间设计一个篮球场、二个排球场和一个网球场、若干条100米田径跑道。
在体育场馆灯光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保证场地灯光工程建设的成功,首先需要有满足比赛要求的灯光设计,其次需要有满足设计要求的灯光设备,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灯光控制系统,再加上合格的施工和严格的工程验收。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体育建筑专用的标准和规范,这一点正是我国场馆灯光工程建设中所欠缺的。
一般来说,中小型体育馆从视线、声学等功能要求来说不采用圆形方案,用多边形和椭圆形代替,这样看台在平面处理上会更有利些。看台的布置对体育场馆的造型有很大影响,对称看台与非对称看台的设计会导致差异很大的两种场馆造型。
体育场馆用地建筑密度要求
1、例如,在国际足球联合会规定的2010南非世界杯足球场馆场地容量应≤80,000人时,最高的建筑密度为0.40,即地上建筑物总面积最大值不超过场地面积的40%;场馆容量小于50,000人时,最高的建筑密度为0.50,即地上建筑物总面积最大值不超过场地面积的50%。
2、根据《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分类配置要求》(GB/T34281-2017)和《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规〔2017〕11号),将其规划指标确定为:用地性质为体育场馆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25%、建筑高度≤24m、绿地率≥35%,停车位配建标准不低于3个/100座位。
3、位于北二路和贤士三路的交汇处西北角。体育场馆用地,总用地面积8公顷(约117亩),容积率0.4,建筑密度≤25%,建筑限高24米,绿地率≥35%,建筑面积31220平方米。体育中心位于青岚新区的商业文化中心,属于城市级的公共服务设施,拟兴建大型综合性体育服务中心。
公园景观设计规范是什么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而以人文景观为辅。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原则:生态优先原则,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生态可协调性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包含内容有土建构造部分(景墙、亭廊、钢构花架等)、水电安装部分(喷灌、灯光、弱电等)、植物部分。
园林景观设计标准:以人为本的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中考虑人群的需要,设计了满足大型活动的集散广场,以及满足人们休息、健身要求的休闲广场。景观设计同时设计中广场及雕塑的尺度都以人的最佳视角点来确定。力求塑造最适宜人们休闲娱乐的空间。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七个原则:地方性原则 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 吸取当地人的经验。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 这些自然过程包括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 将这些因素结合到设计中, 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运行。
景观设计地形地貌的设计 园林地形设计概括为四大方面:(一)平地 平地是指公园内坡度比较平缓的用地,这种地形在新型园林中应用较多。为了组织群众进行文体活动及游览风景,便于接纳和疏散群众,公园必须设置一定比例的平地,平地过少就难于满足广大群众的活动要求。
关于小型体育公园建设要求标准和小型体育公园建设要求标准最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是否对您有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