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简述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说到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我们应该都知道,有人问简述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历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
简述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演变的历程如下:(一)清末民初的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各级各类学校正式设立体操科,结束了两千年来学校基本没有体育课的历史。但当时的体育课被当成了军事训练的工具。
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如下: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与变化而日渐成熟。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体育文化思想、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思想的基础上,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逐渐形成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经历了奠基期、探索期、泛化期、分化期、深化期5个阶段。学校体育内容是根据学校体育任务和学生年龄、性别特征,具体规定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现代各国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都很重视对学校体育内容的研究和改进。
回顾20世纪中国体育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国家和民族在这个世纪所赋予的文化任务,中国体育已经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任务;然而,完成了这个任务并不等于说就已经实现了从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的完全转变。
年,许义雄先生的《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国立”编译馆)问世,他以独特视角回顾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演变历程,为理解体育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稍后,他与徐元民合作的《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在1999年由师大书苑出版,聚焦于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学校体育功能的变革 纵观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简史,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学校体育功能的演变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十九世纪后期清末大学堂的建立,最早引进兵操,以学生身体运动为特征的科目在学校建立,这是第一阶段。
中国近现代的体育思想是如何演变的?
1、简述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演变的历程如下:(一)清末民初的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各级各类学校正式设立体操科,结束了两千年来学校基本没有体育课的历史。但当时的体育课被当成了军事训练的工具。
2、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如下: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与变化而日渐成熟。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体育文化思想、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思想的基础上,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逐渐形成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3、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经历了奠基期、探索期、泛化期、分化期、深化期5个阶段。学校体育内容是根据学校体育任务和学生年龄、性别特征,具体规定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现代各国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都很重视对学校体育内容的研究和改进。
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刚刚成立,就组织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体育的号召。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我国体育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5、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不仅出现一批高技术、新技术,使劳动生产发生重大变革,社会生活也发生很多变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现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各学科部门之间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是什么样的?
1、并在学校中开展了以西方近代体育为主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从而使中国近代学校教育首次出现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虽然,当时洋务派办的西方式学堂极少,但对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失败,继起的是改良主义的维新运动。
2、一些官僚和军阀推出了洋务运动,以西方教育为参照,创办了新式学堂,其中包括军事学堂,并引入了西方体育,如瑞典式、德国式和日本式的体操,以及游戏等。这些学堂还开展了课外体育活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诞生。
3、发展 中国学校体育内容从清末实行近代学制之初,至民国初年,各级学校的体育课(当时称“体操科”)内容,除一些徒手体操和轻器械体操外,多半是兵式操练。这种“体操课”呆板枯燥,不能适应青少年和儿童身心发育特点,20世纪20年代,英美竞赛性运动和游戏在中国逐渐发展。
近代体育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1、现在各国学校普遍实行的课间自由活动,课间操制度,也是从他那里继承和发展而来的。此外,17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兼教育家洛克、18世纪法国著名学者卢梭也都是近代体育的积极倡导者。洛克明确地把教育分为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部分,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
2、如今,世界各地学校广泛实施的自由活动和锻炼制度也从他那里继承和发展而来。此外,17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洛克和18世纪法国著名学者卢梭也是现代体育的积极倡导者。骆家辉明确地将教育分为三个部分:体育教育、道德教育和智力教育,并认为“健康的精神在于健康的身体”。
3、首先是近代体育在学校的实施迈入制度化轨道,如体育排入课表,纳入考试范围等;二是传统体育开始与竞技体育结合。如1910年10月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便有武术、田径、足球、篮球等比赛或表演项目,将中国传统体育与“进口”的近代体育结合,用于竞技体育。第三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一些官僚和军阀推出了洋务运动,以西方教育为参照,创办了新式学堂,其中包括军事学堂,并引入了西方体育,如瑞典式、德国式和日本式的体操,以及游戏等。这些学堂还开展了课外体育活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诞生。
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简述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历程、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