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卫生管理制度及流程「体育场馆卫生管理制度」
说到体育馆卫生管理制度及流程,大家应该都了解,有人问体育场馆卫生管理制度,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朋友们少走弯路。
环境卫生工作管理规章制度
1、四)管理单位负责安排专人每周对责任区内的垃圾收集清运与环境卫生保洁清扫工作进行不定期巡回检查。
2、目的 为营造整洁、舒适的阅读环境,塑造图书馆的良好形象,规范环境卫生管理流程,特制定本制度。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图书馆所有公共区域与办公区域的卫生管理与办 公设备的使用维护。
3、#环境卫生工作管理规章制度篇1# 要严格执行各项卫生要求,做到窗明几净,地面整洁,环境优雅、舒适。 餐厅每日用拖把拖三次,窗台每日擦三次,门帘每日擦一次,洗手池每日清洗三次,下水道保持清洁畅通,并杜绝常流水,定期进行消毒。
4、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建和维护整洁、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5、生产车间和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是5S管理。所谓5S:就是对整个工厂进行:整理—什么要,什么不要,弄得清清楚楚。
6、各科室人员要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办公室内外清洁美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各科室人员每天早上要提早十分钟到办公室,搞好办公桌、地板卫生;收拾好茶杯,茶篮、纸篮、烟灰缸要每天倒干净,确保办公室整洁。
7、临街两侧的单位、门店、住户负责搞好各自门前所属(辖)的卫生、绿化和秩序。第十二条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制度,落实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负责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及考核。
8、村委会是其区域范围的卫生责任管理单位,负责对责任区域范围内的垃圾收集清运与环境卫生保洁清扫进行统筹管理。
9、医院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 为全院职工及患者创造一个优雅、舒适、安静、祥和的工作环境,让医护人员舒心,病人放心,温馨的场所。对院内各办公场所、门厅、走廊、卫生间、病房等区域卫生,特作如下管理制度,望全院职工人人遵守,努力做好。
10、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文明、宜居的城市环境,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11、对在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责任划分第七条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实行责任区制度。
12、第十条 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城镇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第十一条 城镇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行责任区制度。
13、办公室环境卫生管理规定3 为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办公环境、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职责感和归属感,推进公司日常工作规范化、秩序化、树立公司形象,特制定生产系统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4、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城市管理效能考核,建立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制度并组织实施。市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在环境卫生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15、目的:为彻底做好公司内部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氛围,塑造清洁、整齐的厂容厂貌,特制定此管理条例。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与经常进行的药物处理相结合,保障游泳场所的清洁卫生。相关管理人员要经常清扫游泳池的周围,防止碎石、玻璃及其他杂物损伤人体或影响水质。水质的卫生管理。确保水池无杂物、无漂浮物。
法律依据:《游泳场所卫生规范》 第二十条 培训、管理制度 (一)游泳场所应建立卫生及专业知识培训考核制度,定期对本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卫生及专业知识培训和考核并做好记录。
游泳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游泳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游泳场所的卫生安全工作。游泳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配备专职卫生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
法律分析:一般泳池的管理规定或承诺中都有“游泳池开放前,管理人员必须对救护设施、各项用品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游泳池水质进行检测、消毒杀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安全。
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实行凭当年健康合格证购票的制度,无当年健康合格证一律不得购票,不得入池游泳。
《游泳场所卫生规范》共五章、二十七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游泳场所,包括人工游泳场所、天然游泳场所和水上游乐设施。
游泳场所应将设计说明、水质处理设计参数、场所总平面布置图、装修原材料、池水循环净化消毒装置及其工作规程、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情况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报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备查。
第十一条 游泳场所各岗位应建立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池每年开放前必须取得当地卫生防疫部门颁布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游泳池开放期间应建立经常性的卫生制度,设专用记录簿,详细记录每日游泳人数、池水温度、室内温度、池水余氯量、加氯量和加入新水量或循环次数。
游泳馆必须建立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要有专人负责卫生管理工作,设卫生专用消毒设施,公共用品、用具等需定期进行消毒保洁。定期清理馆内外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有健全的卫生设施消毒制度。有水质处理设备定期检修制度。有水质化验、监测制度。有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制度。有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报告制度。有自查制度及记录。
合肥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公共环境,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有条件的可以设立吸烟室。
法律分析: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制度细则 本细则所指公共场所为单位公共场所。公共场所内严禁吸烟,发现有吸烟行为的,工作人员应当立即制止并进行教育,拒不接受教育或无视工作人员警告者可以罚款5-10元。
法律分析: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此外,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等也全面禁止吸烟。吸烟率高,烟草烟雾造成的社会危害巨大。我国吸烟人数众多,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十分普遍。
法律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明确了未来将通过立法,对四类不同的公共场所实行不同级别的控烟,包括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等在内的最高一类区域,将严格执行“室内外完全禁烟”的规定。
公共场所经营者或管理者应当加强禁止吸烟宣传,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取消吸烟区或者吸烟室。任何人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或者区域内吸烟或者携带点燃的卷烟、雪茄烟、烟斗。
《国务院关于公共场所严禁吸烟的规定》 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公共环境,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吸烟不听劝拟最高罚500元 除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全部禁烟外,国版控烟草案规定六类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全面禁止吸烟。草案还列举了四类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可以设立吸烟点,但吸烟点以外的区域禁止吸烟。
《国务院关于公共场所严禁吸烟的规定》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公共环境,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国务院关于公共场所严禁吸烟的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公共环境,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游泳场所卫生规范的卫生管理
1、游泳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游泳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游泳场所的卫生安全工作。游泳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配备专职卫生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
2、《游泳场所卫生规范》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规范游泳场所经营行为,提高卫生管理水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由卫生部、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制定。《游泳场所卫生规范》共五章、二十七条。
3、泳者进入泳池前须先进行强制性淋浴,以免污染泳池。泳前须进行身体各部分的预备运动,以免发生以外或各种不良反应。
4、法律分析:《游泳场所卫生规范》中对场所卫生、卫生操作卫生管理等均有明确的要求。
5、经营场所卫生条件和卫生设施必须符合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的要求。应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应建立和健全卫生档案。应协助支持和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卫生监督、监测。
6、法律分析:一般泳池的管理规定或承诺中都有“游泳池开放前,管理人员必须对救护设施、各项用品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游泳池水质进行检测、消毒杀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安全。
7、法律分析:游泳池之水质,应符合卫生主管机关规定之标准,并依下列规定办理:(一)游泳池及涉水池之池壁、池底、溢流沟,不得有苔藻滋生或明显沉积物。(二)盛放衣物设备应每日清理消毒并保持干净。
8、法律依据:《游泳场所卫生规范》(一)人工建造游泳场所应设置游泳池及急救室、更衣室、淋浴室、公共卫生间、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控制室及库房。
9、游泳池每年开放前必须取得当地卫生防疫部门颁布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10、第二条 本规范规定了室内外游泳场所的卫生要求和卫生管理办法。第三条 本规范适用于株洲市范围内的一切天然和人工的室内外游泳场所。第四条 游泳场所必须取得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方可对外开放。
11、法律分析:关于游泳池国家规定文件有很多,但主要是以下这些: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游泳场所卫生规范,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游泳场所卫生国家标准。
12、天然游泳场的水底不应有树枝、树桩、礁石等障碍物和污染源。水流速度不大于0.5m/s。10严禁在有血吸虫病区或潜伏有钉螺地区设计和开辟游泳场所。4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的监测方法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执行。
13、第四章 管理第十一条 公共游泳场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工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自身检查制度以及水质循环净化消毒、水质监测、督浴和强制性通过浸脚消毒池、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更换等卫生管理制度,加强经常性卫生管理。
14、游泳池其他卫生要求 l、其他附属设施的卫生管理:厕所、男女更衣室、各通道及浸脚池应定时清扫、消毒、冲洗、保洁、无异味。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15、淋浴、更衣室 不应有布料、纸巾、烟蒂、沐浴罐等杂物;室内无沙砾沉积;并保持流水畅通;室内墙壁清洁、干净;室内窗台、保暖通风等设备无尘埃沉积;地面要刷洗,每天消毒;门、窗应保持整洁、卫生、明亮。
四川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
1、法律分析:《四川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经2011年1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75次常务会议通过,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51号公布。
2、二)涂改、倒卖、转让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五)第四十一条改为第四十条。删去第四款“饭馆:是指带空调的,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就餐场所。
3、七)体育部门负责对公共体育场馆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八)卫生部门负责对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本办法规定的其他公共场所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指导相关部门开展科学控烟工作。
4、第251号《四川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1月25日省人民政府第7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5、公众场合吸烟并非是个人自由。根据《四川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应当确定禁止吸烟区(室)和吸烟区(室),室内吸烟区应当设有通排风设施。任何人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室)吸烟。
6、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是指开展公共场所室内空气、饮用水、游泳池水、采光、照明、噪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等各项卫生指标的检验、检测、评价和技术评估等工作的卫生技术机构。
7、修订过。《四川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于2019年11月22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审议修订并通过,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旨在保护公众健康,预防传染病传播。
8、本条例所称环境卫生,主要是指城市街道、广场、公共场所、水域等环境的清扫保洁;城市垃圾、粪便等生活废弃物的收集、清运、处置、综合利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
9、本条例所称环境卫生管理,是指为了维护城市道路、街巷、公共场所等区域的环境整洁,实施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置以及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建设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10、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队伍和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体系,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计划并组织实施。
11、第三章 清扫与保洁管理 第十七条 城市街道的清扫保洁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绿化带、小游园及绿地的清扫保洁分别由园林管理部门和环境卫生责任区的单位负责。
海口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
1、公共场所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对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卫生防护设施设计的评审。公共场所实行国家规定的“卫生许可证”制度。“卫生许可证”由区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签发,每二年审核一次。
2、在市区水域行驶或者停泊的各类船舶应当依照港口卫生管理有关规定处理船上的垃圾、粪便。市区河道水面,由市城市管理部门负责清污保洁。
3、法律分析:公共场所的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对所属经营单位(包括个体经营者,下同)的卫生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4、第一条 为逐步消除吸烟危害,保障市民健康,维护公共场所卫生,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海口市卫生局是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的主管机关。本市各区卫生局负责本区域内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实施的监督和管理。
5、第一条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6、卫生部1991年3月11日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7、一)“卫生许可证”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签发,由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发放管理。
8、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提高社会卫生水平,保障公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海南省爱国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9、公共场所管理的要求如下:(1)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2)根据经营特点制定落实相应的卫生操作规程,明确环境清扫保洁、卫生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物品采购储存、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等相关工作程序和要求。
10、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11、第二条 万绿园是本市开放性的公共休闲娱乐公园。其保护管理区域为:东至海口市体育馆及其备用地,西至明珠路,南至滨海中路,北至海岸,占地面积为72.48809公顷。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园林管理部门是万绿园的主管部门。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需取得有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后方能营业,做到亮证经营并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到卫生监督部门复核。
法律分析: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入口等醒目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环境应整洁、明亮、舒适。随时清扫地面废弃物,并有带盖的专用容器存放。
法律分析:《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已于2011年2月1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是指公共场所的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对所属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法律分析:《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悬挂在明显位置,从业人员持《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上岗。成立卫生管理组织,设立卫生管理人员,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卫生资料档案。
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证后方能从事本职工作。从业人员需进行法规及卫生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者发给合格证。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必须建立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
第九条 公共场所的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对所属经营单位(包括个体经营者,下同)的卫生管理在人员、物资、经费方面提供必要条件,并对其卫生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队伍和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体系,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计划并组织实施。
卫生间必须保证设施完好,标志醒目,上下水道畅通,无跑、冒、滴、漏现象,如有损坏要及时报行政部维修。干净无污垢各种设施干净无污垢,地面无积水、无痰迹、无异味、无烟头。
公共卫生管理 主管领导负责制,人人动手,共同监督管理。明确卫生责任区,实行门前工作场所包干制度。景区全体人员应加强环境卫生意识,以身作则,不乱丢垃圾、随地吐痰。
运动场管理规定
法律分析:进馆所有人员必须遵守体育馆的管理规定,服从体育馆管理员的管理。体育馆管理人员应严格履行管理职责,按规定的时间开馆和闭馆。
一)大专院校应当建有6条直道的400米环行跑道和中心含有足球场的运动场,室内训练房(馆)和一定数量的篮球场、排球场,有条件的应当建有游泳池。
第一:塑胶跑道铺设竣工后,需要保养一个星期后才能正常使用,这样可以保证运动场地坪与地面的充分结合,从而保证质量。第二:塑胶跑道在具备一定排水设施的条件下,适应全天候使用。
二暑假期间:8:00-17:00,以全校学生放假时间为准,后期再另行通知。三其他工作日及周末:早上7:00-9:00,下午18:00-20:30。免费开放对象科学城职工、居民。
第一条、 为加强公共场馆管理,充分发挥公共场馆在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中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不能。根据航海体育场管理规定得知,航海体育场观众在进入比赛场馆时不得携带雨伞、大的提包和背包,会影响他人观看,而且可带入场内物品的大小标准是要能放在观众座位下面的储物空间内。
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以北京地区的规定为例:《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体育局等部门关于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指导意见的通知》开放标准及形式 (一)开放范围。
二)符合技术标准的水上运动场资料;(三)符合水上体育项目全国性单项协会规定标准的设施和器材资料;(四)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材料;(五)其他有关材料。
校园不向社会公众开放,届时学校会提前向社会公示。入场注意事项进入体育场的人员请认真阅读学校体育场地开放须知,遵守开放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方可进入,并请按时离开。
除下列条款外,规则第148条的所有规定均适用于世界室内记录。 室内记录必须是在符合第237条规定的室内运动场创造的。 200米和200米以上的径赛,椭圆形跑道的周长不得超过220码。
注:运动场以及运动场记号拔河场为水平线平坦的草地,在运动场,划一条中心线并两端插旗志及两边各4m线,比赛开始后,绳子的中心线与运动场中心线对准之后,双方立刻把绳子张开。
两三年之后,这些体育场设施将先后在北京亮相,迎接2008年的奥运盛会。
此前体育场缺乏管理,人员间冲突频发,甚至有人在操场随地大小便,在学生间引起广泛不满。
室内体育馆场馆规章制度
1、保持体育场馆内卫生,严禁在场地内吸烟、吐痰、吃带有皮核的食物和口香糖,严禁乱扔废弃物;禁止在墙面、地面刻画、涂写。禁止携带禽畜、易燃、易爆及油质物品进入场地。禁止嬉戏、打架斗殴。
2、体育馆是以体育教学、训练为主的场所,任何非教学训练的活动必须经体育部批准方可进场。体育馆内的器材专供在馆内教学、训练使用,严禁在馆外使用。
3、一)体育馆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机构,由馆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体育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研究制订安全生产经营措施和劳动保护计划,实施安全生产经营检查和监督,调查处理事故等工作。
4、十使用羽毛球馆的单位或部门应对活动人员进行爱护场馆设备设施的公德教育与安全教育,积极配合场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十以上注意事项及未尽事宜,由体育馆场馆中心负责解释。
5、其它经营性体育场馆的管理、收费和服务应当遵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第十三条 体育场馆的管理机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体育场馆管理制度,定期对体育场馆进行维修、养护,保证体育场馆的正常、安全使用。
6、履行体育中心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做好羽毛球馆经营与服务工作,树立形象窗口。
7、五)发生溺水死亡事故后,必须及时报告区、县体育运动委员会。第六条 游泳人员必须遵守游泳场、馆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人员管理,爱护游泳场、馆内的设施。
8、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内的公共场所为:学生宿舍、教学区、办公区、家属宿舍区、饮食文化娱乐场所、体育运动健身场所。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
9、体育场馆运营单位应当结合运营需要,配备专业运营团队,合理设置内设部门和岗位,完善运行管理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建立激励约束和绩效考核机制。
10、呼和浩特体育中心冰壶馆入场须知请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防疫相关工作,在入馆时请您务必:全程佩戴口罩,办理业务时需保持一米间隔。配合体温检测(≥33℃禁止入内)。现场扫描青城码,呈现绿码。
11、第四条 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市、县(市)、区国有资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级政府投资或筹资建设的公共场馆的资产完好情况实施统一监督。
12、体育场馆应该具备必要的环境卫生设施和设备,保障场馆环境卫生和消毒。体育场馆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开放,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场地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
13、第二十二条 国家对除公园、体育场馆、公共交通工具外的公共场所实行卫生许可证管理。 公共场所经营者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后,还应当按照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许可证,方可营业。
14、体育馆:是指2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体育运动场馆、健身场所等。 游泳场馆:是指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游泳健身、训练、比赛、娱乐等活动的室内外水面(域)及其设施设备。包括人工游泳场所、天然游泳池所和水上娱乐设施。
15、二)非公共体育场所是指学校、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类用于内部训练、教学、比赛和锻炼的体育场地、建筑物、固定和其辅助设施。
2019年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全文
1、第十条 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民航、铁路、交通、厂(场)矿卫生防疫机构对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施行卫生监督,并接受当地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指导。
2、第一条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3、第一条根据国务院一九八七年四月一日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各部、委、局卫生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卫生防疫机构的领导,健全机构,充实公共场所卫生技术装备和人员。
4、本条例的实施细则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公共场所管理制度: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培训合格证必须齐全有效,卫生许可证及公共场所卫生信誉等级牌要悬挂在醒目处。
5、卫生部发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强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有专人管理,分类记录,至少保存两年。
6、《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
7、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8、检测意义:保证公共场所卫生,预防控制疾病传播和群体性健康危害事件发生。法规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2016修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80号)。
9、法律客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10、《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80号 )第十八条 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
11、第十八条 本条例的实施细则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 第十九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关于体育馆卫生管理制度及流程和体育场馆卫生管理制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是否对您有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