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器材使用制度表「小学体育器材使用制度表格图片」
当我们讨论小学体育器材使用制度表,我们或许都了解,有人想问小学体育器材使用制度表格图片,这究竟是咋回事?让朋友们一起来了解吧。
上体育课时不应该携带什么
1、衣服上不要别胸针、校徽、证章等。衣服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不要佩戴金属或玻璃装饰物。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戴眼镜。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
2、体育课不可以带学生套圈圈。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套圈圈不属于正式的体育课程内容,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导致学生受伤,不应该作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体育课应该以健康、安全为前提,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3、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女生也应该把身上的一些视频摘下来,比方说像发卡,手镯,戒指,耳环等等这些都不应该上体育课的时候带。因为这些东西都属于比较坚硬的,如果不小心摔倒或者是碰到了其他人,都很有可能会发生意外。
4、上体育课要穿轻便的服装和鞋子,尽量穿运动服、运动鞋。严禁携带小刀、钥匙、 胸针、钩针等硬物。 补充重点对运功服、运动鞋的要求必须要做到。 注意安全。严格按老师教授的方法练习,未经允许不随意动器材,不做与课无关的动作,同学间要互相鼓励,做好保护、帮助,听从体委和组长的指挥。
5、上下课通过过道和楼梯间时,不要拥挤、打闹和做恐吓同学的恶作剧,防止拥挤踩踏事故发生。课间不要玩耍小刀、仿真枪等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具,更不能把管制刀具带入校内。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避免撞伤或摔伤,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6、当别人推着孩子“鸡血”那些长大后根本用不着的课程时,更有远见的家长愿意花重金送孩子玩运动。尽管他们心里有数,大部分孩子都不会成为专业运动员,但是他们知道,从体育运动中学到的东西,够孩子受用一生。让孩子积极上好体育课并不代表你希望他未来能凭体育特长获得奖学金,或者成为专业的运动员。
如何管理室外健身器材——体育器材的,有何制度
1、政府投资建设的室外公共健身设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第十三条 鼓励采购创新型和已投保产品质量险的健身器材,推动室外公共健身设施提档升级。第十四条 室外公共健身器材应当安装在与其型号和数量相适应、日常管理有保障、器材使用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场所、场地。
2、南京市室外健身器材管理模式有区、街道、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查询南京市室外健身器材管理条例可知,南京市室外健身器材管理模式有区、街道、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室外健身器材安排专职巡修人员或购买公共服务等,统筹辖区室外健身设施的巡查、巡检和维修。
3、第五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社区体育器材随意改变安装地点或挪作他用。各受赠单位应对受赠物品登记造册,妥善保管,对健身器材的使用、维修保养情况分类进行登记,建立相应的使用管理档案。
4、健身器材只能做锻炼、休闲使用,严禁在健身器材周围嬉戏打闹或进行其它与锻炼、休闲无关的活动。要严格按照健身指导和器械锻炼功能、注意事项进行锻炼,遵循科学健身原理,健身者可根据自身年龄、体质、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健身器材进行健身活动。
5、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独山子区室外健身器材的管理,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保证器材的安全使用,根据《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区建设局负责我区政府投资的室外健身器材安装管理及维护工作。各街道办负责提供安装建议和日常巡检工作。
6、目前公共健身器材的来源大抵有几种——政府采购后投放、体育主管部门等赠予、开发商或物业自行购置后投放。按照捐赠受赠协议有关条款的规定,应由受赠单位负责管理和日常维护,并承担经费;各单位自行购置的则由各单位负责管理、维修和承担费用。规定很明确,但执行中常常有盲区。
体育器材国家标准
篮筐高度的国际通用标准为距离地面05米。篮板下沿距离地面90米。《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第3部分 篮球架相关规定中规定:中学生用的篮筐距地面为2700mm,小学生(4-6年级)用的篮筐距地面为2350mm。
健身广场要有一定数量的体育场地和健身器材。街道体育设施 基本配置为一个室内体育场地为主的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其中体育设施不少于5项,包括乒乓球室、多功能房、器械健身房等;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其中室内、外体育场地面积不小于500-1000平方米。
一)标准 标准跑道全长为400米,应由两个平行的直道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除草地跑道外,跑道内侧应用适宜材料制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约5厘米,宽至少5厘米。应在跑道内突沿外沿以外30厘米处测量跑道长度。如无突沿应在标志线外沿以外20厘米处进行测量。
由我部组织制订的《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已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标准编号:GB/T19851-2005),自2005年10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该标准是根据我国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而制定的,是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和场地建设的规范性文件。
体育器材所用的材料、外形和结构设计、主要零部件静负荷能力、稳定性、安全警示要求除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外,应分别符合GB 19272-2011的6的规定。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的实施意义非常重大。可能涉及到的几个方面:提高学校体育设施的标准化程度:该标准规定了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的设计、制造、测试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设施的标准化程度,使不同地区的学校在体育设施方面的质量得到保障。
文体器材使用管理制度,谁有急求!!!
XX中学文体器材管理制度 文体器材严格登记手续,每学期末认真清点一次,做到心中有数。教学和训练所用器材由任课教师事先登记领取,用后如数归还。器材进门,保管人员都要点清,如发现损坏和丢失,查明原因,并登记入册。课外活动所用器材由各任课老师按规定项目到保管室领取。
体育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开展体育活动和比赛的必备设备,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各类体育器材应按统一帐目要求分类登记入册,增减应及时记帐。室内体育器材要分类科学存放。师生需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遵守学校的借用制度。体育教师因教学工作需要长期保管使用的器材要按规定办理借用手续。
体育器材由体育教研组组长负责管理。 体育器材只限本校体育教学和相关活动使用,未经允许不得外借他人。 体育器材应在器材室内保管(室外固定器械除外),做到分类置放、整齐有序。 建立器材分类登记制度,及时做好新购器材的登记工作。对低值易耗品,要有损耗登记。
健全保管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保管员负责处理借用器材有关事宜,器材添置、遗失、报废等都需造册登记办理手续。凡上课需用的器材,任课教师应提前列单标明需要的器材品种、数量,交付保管员准备,并安排值日生领用,下课时清点归还。
文体活动室管理制度:一不超过规定时间,不影响工作。二讲究文明礼貌,禁止大声喧哗,保持室内安静。三注意公共卫生,不得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四活动人员请按照器材使用规则安全使用,爱护室内乒乓球桌、棋牌桌、健身器材等设施,如果人为损坏,照价赔偿。
体育器材室工作计划
1、小学仪器室的工作计划1 体育器材室是教师、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所需的器材存放处,是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身体练习的主要来源。因此,要高度重视体育器材室管理建设,配置必要的器材和设备,确保学校正常体育课及体育活动,为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体育器材室工作总结 篇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为了加强对学校体育设施的科学与规范化管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师生员工体质,进一步提高体育器材的使用效率,现将我在这学期的主要学习作一些总结 作为一名体育器材管理员,要做好以下工作 管好用好体育器材,为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和体育训练服务。
3、体育器材室配备专人负责管理,负责协调好器材的使用、保管及器材室的卫生工作,每天出借的体育器材要执行登记归还制度。 (五)、开展大课间活动。开展好体育大课间活动,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其更好地完成学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工作: 围绕新大纲要求,制定学校体育教学计划。
4、体育工作计划 篇1 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深入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
5、、加强并规范体育器材室建设,做好各种体育器材的登记、保管和使用管理工作。 卫生工作方面 (1)、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健全和落实各项工作。 (2)、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工作。
6、体育器材室配备专人负责管理,负责协调好器材的使用、保管及器材室的卫生工作,每天出借的体育器材要执行登记归还制度。定期检查室外体育器械的安全情况,协助后勤部门做好维修工作。 (五)组织开展好学校春季或冬季田径运动会。
小学体育器材使用制度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小学体育器材使用制度表格图片、小学体育器材使用制度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